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1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游了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和三位皇后还有一位贵妃的陵墓,建于永乐二十三年。到了十三陵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龙的第九子皮丘的石像。皮丘有龙的头,龟的背还有鱼的尾巴。他背着一个大石碑。看完皮丘,我们往前走,就是金水桥,左边那座金水桥是文官走的,右边那座金水桥是武官,中间那座是皇帝、皇后走的。过了金水桥,我们来到了定陵,我顺着楼梯走下去看见一张龙椅,龙倚是用玉石做的倚子上有两条龙。正是明朝皇帝坐的。我一直往前走,看到了两口大棺材,棺材里躺的正是慈仁皇太后和慈圣皇太后。我又看了古董、玉器和花瓶,那些古董、玉器和花瓶非常精美,都刻着花纹,有双龙戏珠等等。我们出了十三陵,高兴地坐车回到了家。游十三陵作文300字
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2篇
定陵位于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建筑规模取法其祖父明世宗的永陵,规模稍次,是十三陵中第三大陵。其中埋葬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万历帝朱翊钧和孝瑞,孝敬两位皇后。陵主万历帝朱翊钧,庙号神宗,谥号显皇帝。1572年至l6在位,lO岁登基,在位48年,享年58岁。以万历十七年为界,神宗朱翊钧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在内有皇太后李氏和大太监冯保管束,在外有首辅大臣张居正的主导,国家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自从这几位对朱翊钧有约束力的人先后去世,国家机器就几乎停摆。也是在这个时候,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从此开始走向灭亡的道路。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592—1599),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决断下,靡费数百万”,损失了众多兵将,把企图吞并朝鲜的,由丰臣秀吉率领的侵朝日军赶出了朝鲜,从而巩固了中朝的关系。
孝端皇后王氏,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位的女儿。万历6年入宫,正坤宁宫42年,一生恬淡清和。万历48年(1620年)4月6日去世。谥号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王氏,河北宣府人,父亲锦衣卫百户。万历年6年入宫,侍奉慈圣皇太后。被万历皇帝私幸生下皇子朱常洛。万历39年病势,以贵妃礼葬在东井平冈底,光宗(朱常洛)继位追谥母亲为皇太后,礼仪未行,光宗去世。熹宗(朱由校)继位追谥奶奶为孝靖太皇太后,迁葬定陵地宫。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年仅2l岁的万历皇帝,借祭陵之际,开始选择自己的陵址。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公元590年)。耗银800万两。如今定陵地面建筑大部分被毁,宝城,明楼,宝顶保存尚好。定陵前的神宫圣德碑照例没有字,所以被称为无字碑”。碑顶雕有云龙交盘,碑下端雕有海水纹图案,碑座是一个昂首远眺石璧玺,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十三陵中,除长陵外,陵碑都没有碑文,历史学家认为,十三陵的无子碑存在与明嘉靖帝有很大的关系。明初皇陵碑记都由嗣皇帝撰写。南京孝陵的陵碑,其碑文由成祖朱棣亲撰。北京长陵的陵碑其碑文由仁宗朱高炽亲撰。十三陵陵区中,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门前,原本没有碑亭的设置,也就不存在嗣皇帝撰文的事。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六陵碑亭及石碑相继建成,理应由嘉靖帝撰文刻碑。但嘉靖帝迷恋酒色,又为寻求成仙”而忙于炼丹,全然无暇顾及。因此六碑空空如也。永陵以后的各陵,因祖宗陵前碑上无字,嗣皇帝们也就乐得不写了。加上明中叶后,皇帝多无成就,如不粉饰,则不能立碑;如加以粉饰,又有违祖训,因此也就索性无字”了。
定陵的凌恩门和凌恩殿在清兵入关时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定陵内可见到的那两座高石台基,分别是凌恩门和凌恩殿的遗址。
凌恩殿也叫享殿,它是皇帝和随从举行祀礼大典的地方。凌恩门位于凌恩殿前。LING恩殿前原建筑面阔七间,清兵入关后曾遭破坏。到乾隆年问,乾隆帝为笼络人心,进行了恢复性修整。就地取材将其缩为面阔五间的殿宇。后又遭破坏,因此今天就只有遗址了。
明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展览室。南侧为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万历皇帝的随葬品,北侧为第二陈列室,主要陈列两位皇后的随葬品。
明楼为石结构建筑,彩漆修饰,故它和宝城始终未遭严重破坏,以至成为定陵地面上保存最好的建筑。在明楼的黄色琉璃瓦上,镶有一块高大的石榜,刻有陵号定陵”二字。明楼内的碑额上篆有大明”二字,明楼与宝城相连,宝城是一道用城砖垒起的圆形大墙,中间有一人工堆成的土丘,即皇陵的坟头,称为宝顶。宝顶下就是地宫了。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挖掘了地宫的陵墓。
1955年10月,吴晗,郭沫若,范文谰,邓拓,矛盾等人上书_建议开挖明陵,经中央批准后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赵其昌,白万玉分别任正副队长。1956年5月l9日,正式开挖定陵。首先在宝城城墙内侧,正对墙外露出券门的位置开挖第一条深沟。挖掘中发现了定陵的隧道门”,其内藏有一块石碣,上刻宝城券门内石碣一座,城土衬往里一丈就是隧道棕绳,绳长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刚前皮”。由于种种原因,隧道门”没有从外面打开,因此这块石碣也就是没有被及时发现,而是在打开地宫后,整理隧道门”时才被发现,致使错过了打开定陵的极好时机。1956年7月6日,为减少挖掘的土方量和尽可能的少砍伐宝顶上的松柏古树,按隧道指示的方向,定陵挖掘委员会的队员们直接在明楼后,正对宝顶的方向,开挖第二条探沟,然而却一无所获。挖掘工作受阻。随着探沟的拓宽,9月2日,民工栾世海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样。吓鼐认为这是打开定陵地宫的钥匙,故成为挖掘定陵以来出土的第一件珍贵文物。之后不久,考古队员们按小石碑指示的方向,在第二条探槽西侧,与其垂直,隔开两米处,对准宝顶的地下中心方位,开挖第三条探槽。终于l957年5月19曰,找到了金刚墙的封口,并于当年9月19日,拆开了金刚墙上封砌成圭”字型的城砖。l957年10月5日上午,赵其昌等人用铁丝和木板将顶门的自来石”移开,就这样打开了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宫大门。经发掘证明,定陵地宫没有暗箭伤人的机关,没有活人殉葬,也没有被盗。
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3篇
游十三陵
十三陵是安葬明朝皇帝的地方,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座独立的陵园。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十三位安葬在这儿。在十三陵里,只有长陵和定陵对外开放。
我们去参观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在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埋着明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因为定陵是在地底下的,我们得走许多台阶。下到最底层时,看到第一个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石门,石门虽然大开着,但它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据说当年皇帝下旨建造这座地下宫殿时,令工匠们在墙后装上暗箭,如果有人想进入并且闯入殿门的话,一支支死亡之箭就将射向他。我总想第一个打开殿门的人怎么样啦,是不是死了?
进入了石门就进入了地宫,定陵地宫为陵墓的主要部分,是现已发掘的皇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前、中、后、左、右五殿及隧道组成,建筑高大豪华,结构宏伟巧妙。后殿陈列了三座棺椁,中间为神宗,两边为两位皇后,棺椁两边有三千多件随葬的文物宝藏。其中皇帝金冠,皇后凤冠最引人注目。
我们又走了许多级台阶,离开了地下宫殿,啊!又见到了阳光。
游十三陵
十三陵是安葬明朝皇帝的地方,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座独立的陵园。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十三位安葬儿。在十三陵里,长陵和定陵对外开放。
去参观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在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埋着明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定陵是在地底下的,得走许多台阶。下到最底层时,看到个东西巨大的石门,石门大开着,但它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据说当年皇帝下旨建造这座地下宫殿时,令工匠们在墙后装上暗箭,有人想并且闯入殿门的话,一支支死亡之箭就将射向他。我总想个打开殿门的人怎么样啦,是死了?
石门就了地宫,定陵地宫为陵墓的主要,是现已发掘的皇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前、中、后、左、右五殿及隧道组成,建筑高大豪华,结构宏伟巧妙。后殿陈列了三座棺椁,中间为神宗,两边为两位皇后,棺椁两边有三千多件随葬的文物宝藏。皇帝金冠,皇后凤冠最引人注目。
又走了许多级台阶,离开了地下宫殿,啊!
游十三陵
这个暑假我们计划好了去北京游玩,那天我们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去十三陵一游。导游让我们凌晨5点左右起床6点开始出发。路上导游为调解下游客困倦的状态,导游调侃的说:“听说来这玩过的游客都说花钱来这几天的生活形容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走得比马多;咳!没办法哪有事事都如意的!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十三陵。
今天我们去的是十三陵中一个叫定陵的座陵墓,进入陵墓区首先看到一个无字碑,是由龙的其中一个儿子背着,因为碑上没有文字所以后人叫它无字碑后人说也许是当时的皇帝功劳过多无法用文字描述或是皇帝根本就没有功劳可写,这些都有待后人评说。碑上唯独刻了一只眼睛,据传说是墓主为守住自己的墓地不让后人破坏特地让人刻上去的。再走进去可以看到一片古树参天的样子,可是这些树上都有被火烧过的印迹。下面去就要去参观地下宫殿了,这个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被挖掘开放的,叫做定陵。据说这位皇帝是位昏庸的皇帝,从来都不管国事,只管吃喝玩乐整天沉浸在后宫中……到了地下宫殿,导游解说在这个地下宫殿所有的砖块包括脚下踩的都是由金砖铺成,这里还有很多宝贝在发掘时都已化为灰烬了。再往里走过三道高大的石门就可以看到几个箱子和一大两小三个棺木,大的是皇帝的,两个小一点各放在两边的是两个皇后的棺木,其它的几个箱子都是放宝贝的。随导游来到里面还有三个龙椅,分别是皇帝和两个皇后的坐的。
最后我们随着导游的带领出了陵墓,站在高处俯瞰下去可以发现十三陵是由十三个皇陵的组成的,多么壮观啊!这些陵都有待我们去更多的了解和发现它们
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4篇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 这里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十三位皇帝陵墓分别为: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全年适宜,但是春秋天气最佳,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
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长眠于此,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逝者去,陵犹在。
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5篇
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要参观十三陵景区。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群,陵区内葬有明朝的十三个皇帝,二十三个皇后及诸多嫔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于公元14,位于北京北部的昌平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整个陵区是个小盆地,以天寿山做为天然屏障,左右有龙山、虎山,守住门户,是理想的“风水宝地”,
在这个小盆地内,扇形分布着十三个帝王陵。那么是谁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呢?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那此处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别着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后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他临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文,这使得当时被封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满。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当时他的三个哥哥都以*,论资排辈,他才是理所应当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为了争夺皇位,叔侄子俩打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后,朱棣夺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却不知所终,既不知所终,当然无法建陵,于是明朝的前两位皇帝的陵一个在南京,一个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后,改年号为永乐,希望天下太平,永远快乐,但人岂有不死之理?于是在他继位后不久,便一直筹划着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边地区为自己及子孙们找一块万年寿域。经过多次筛选,最后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黄土山,后改为天寿山。永乐皇帝死后与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长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统及第七个皇帝景泰的时候出了点乱子,由于正统皇帝御驾亲征被俘虏,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为新皇帝。并改年号为景泰。新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希望从此好景常在,国泰民安,但是这年号未能应验,而是好景不长。正统皇帝被放回后,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后来正统皇帝复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场,先被降为王,连死后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统皇帝改年号为天顺,前后做了22年皇帝,死后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后,直至亡国皇帝崇祯,死后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区内。现在各位都明白为什么明朝有16个皇帝区却只有13个陵了吧!今天十三陵景区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
十三陵游记作文 第6篇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脚下,这里埋葬着明朝13个皇帝,所以叫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开始修建长陵,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时间前后长达2之久。明十三陵体系完成、规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成、埋葬皇帝较多帝王陵墓群。20xx年明十三陵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纪遗产名录》,成为中外游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
明朝有十六帝,这里为什么只有十三陵呢?那是因为明朝有三个皇帝没有埋在这里,一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是明朝第二皇帝朱允炆;还有一个是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明朝第一个在北京修建陵寝的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乐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在北京一带选址建陵。最后选中今天昌平区康家庄楼子营一带,作为陵址上报给皇上。朱棣亲自现场考察后,非常满意,封这里的山叫“天寿山”,选择“黄道吉日”开始动工修建陵寝。
从永乐七年到宣德二年(1409-1427),历时之久,陵寝才大功告成。徐皇后先入葬,然后是明成祖朱棣本人。朱棣生前把自己的陵墓命名为“长陵”,这就是十三陵的“首陵”。
长陵的后续装修工程并没有结束。明朝嘉靖年间,朱厚熜下旨修建了长陵的神道。大石牌楼,神道上的碑楼陆续建成。如此算来长陵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这条长陵的神道,也随着明朝后续几位皇帝的陵寝依次完工,成为了明十三陵的主神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点击网站底部的举报投诉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